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有近70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学科结构日趋完善。目前学院拥有一个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保护;5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植保资源利用和有害生物治理生态工程,其中植保资源利用和有害生物治理生态工程为自主设置学科。 2002年植物病理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0年农药学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经过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学院现已形成相对稳定、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植物免疫学、真菌学、植物病毒学、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昆虫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昆虫生理与生化、昆虫生态与害虫治理、资源昆虫利用与保护生物学、农药化学、农药毒理学、昆虫植保资源、微生物资源、植物源农药、植物病害治理生态工程和农田害虫治理生态工程15个研究生培养方向,招收硕士、博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小麦条锈病的流行规律与控制、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异、病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理、真菌分类、植物病毒病的防治、蚜传病毒的作用机制、蝶类和同翅目昆虫系统分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作用靶标、、天然产物农药毒理学、植物源农药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获省部级多项科研成果和国家发明专利。
学院现有研究生导师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双聘”院士2人、“人才项目专家”引进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客座教授1人。截至2010年9月,在校研究生47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18人,博士研究生1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