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六院士”精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作者:侯国超  来源: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回信精神及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入挖掘身边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凝练形成了“六院士”精神。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院士精神”育人机制。学院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党委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领导与部署,专题学习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注重院士精神进课堂,将“六院士”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打造“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强化特色铸魂,挖掘“院士精神”价值引领。学院召开课程思政素材建设座谈会,就在杨凌学习、工作、生活过的六位院士身上的品质,为学、为事、为人的精神品质进行充分挖掘。注重用“六院士”鲜活的事迹讲好专业课程,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西农精神及东南窑文化,用“六院士”身上的精神品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持续促进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程教育的协同效应。

强化能力提升,发挥“院士精神”领航工作。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康振生院士讲党课《共产党员的光荣》,邀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保通教授作弘扬“东南窑文化”专题报告,加强青年教师对一口窑洞走出两位院士的精神学习。在多场合注重用“六院士”精神引导青年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课程思政教学骨干教师刘巍谈到,“六院士”的家国情怀、大局意识值得我们教师持续学习,工作中还要传承他们爱国、爱职业、爱学生、爱同事的精神品质,以严治学、以德育人,不畏辛劳、认真负责培养好新时代大学生。陕西省教学名师、副院长戴武指出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应将专业知识与“六院士”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在学生的思想培养中既达到惊涛拍岸的气势,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六院士简介:

涂治(1901-1976)教授,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林镕(1903-1981)教授,植物分类学家,中国菌物学研究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周尧(1912-2008)教授,昆虫分类学家,圣马力诺科学院院士。

李振岐(1922-2007)教授,植物病理学家和小麦锈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江春(1931-)教授,地衣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康振生(1957-)教授,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侯国超

审核:戴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