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工作,进一步增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扎实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农梦”。8月1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赴榆林市清涧县红枣病虫害调研队来到了清涧著名的黄河滩枣区,深入到高杰村、高坪坬等地的枣农家中,就当地红枣产业现状对枣农进行了细致询问,并实地查看了当地的红枣栽种情况。
清涧是有名的红枣之乡,黄河滩枣的盛名更是为人熟知。这黄河滩枣区几乎是家家户户有枣、村头村尾皆枣。想来到了秋季枣子成熟的时候,将会是漫山遍野红艳艳的喜人景象。王宿里村里更是有不少千年古枣树,由此可见当地栽种红枣的历史很是悠久了。这栽种的枣树品种基本都为当地的木枣,营养价值高、vc含量丰富、酸甜可口。采收后枣农会进行晾晒处理,以干枣的形式售卖。
调研队此行目的是调查当地枣农主要面对的病虫害和枣树的栽培管理方式,但出乎队员们意料的是,村民们说现在枣树大部分都是自生长状态,少有人再去施肥打药。原来近两年当地的红枣价格低的可怕,一斤两角的价格让农民们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收益。现在农民生活条件好了,也不再是需要红枣充饥的年代了,甚至自然生长的红枣让一些农民也觉得不值得去费时费力去采收。虽然“红枣之乡”仍呈现着处处有红枣的繁茂景象,但当地以直接售卖红枣这样第一产业为主的红枣产业相当低迷。目前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就是到城市打工,有的会栽种一些高粱玉米等作物。
村民填写问卷调查
队员们了解到,其实在早几年的时候,红枣的价格还是相当高的,可以达到几块钱一斤。这两年红枣价格下跌,一年收下的红枣都卖不到一千块钱。枣农们认为,是当地种的枣子的市场竞争力不行。当地的红枣品种十分单一,几乎全为当地的木枣。新疆的红枣又大又甜,运过来极大地排挤了当地的红枣市场。当地的枣子偏小,味道偏酸甜,做为干枣竞争不过新疆枣。木枣含水量也小,也不能像山东的冬枣一样作为鲜食进入市场。红枣的采后又缺乏规范科学的储藏处理,农民们靠太阳进行晾晒,枣子易发霉,品质更是不好了。
当地枣农们主要面对的病虫害为枣疯病、粘虫、红蜘蛛,但都不严重。最影响红枣产量的是裂果问题。到枣子快成熟的季节,降雨会导致枣子开裂、发霉,而枣农束手无策。受当地的地形限制,这些山中村庄少有成片的枣园,家家户户的枣树栽种都较为零散,很难都构架上防雨设施。
作为历史悠久的红枣之乡,红枣又一直是当地的特色产业,红枣产业还是应当要发展下去的。红枣之乡想要打破目前的瓶颈问题,开拓红枣产业新局面,实现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三农梦”,达到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的良好效果,应调整当地的红枣产业结构,扶持相关的第三产业,为当地的红枣打开销路。以有经济收益为前提,有了钱农民们才能进一步谈得上对红枣病虫害进行防治和对红枣进行管理。要红枣的种植和产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也要逐步改变传统的零散的不规范的种植管理方式,向集约化、科学化、现代化迈进。并且尝试引进一些红枣新品种,也必能打开一个新的红枣市场。
通过这次调研,队员们切实地了解到了当地枣农的所思所想,收获了第一手、最真实的枣业状况资料。并且意识到对于农民来说,“三农梦”最直观、最实在的收获主要反映在经济收入上。枣业作为枣农们的经济收入,要发展枣业,市场价格、收益、成本这是实实在在需要关心考虑的方面。队员们希望能以此次的调研工作为当地枣业的发展进一份力量,愿红枣之乡能开拓出更繁盛的新局面。
队员询问村民近些年红枣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