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康振生来说,西农是起点,在这里读完本科、硕士、从这里出发到加拿大留学;同样,西农又是他魂牵梦绕的归途,1990年作为中国-加拿大联合培养博士,又回到西农任教。32年的执教生涯,可谓“老西农”了。
一路前行,康振生收获了“国家级特聘教授” “全国模范教师” “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诸多荣誉,但在他的心中,却更看重教师的称谓,这也是他坚守讲台30余年辛勤培育人才的动力。
教学一线育桃李
“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康振生从来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30年来,无论行政兼职和学术兼职如何叠加,康振生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 “学科导论”、 “农业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病理学”和“植物免疫学”等课程教学,并乐在其中。“年轻人朝气蓬勃,有活力,有想法,和他们在一起,我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康振生十分注重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引入到课程教材,并先后主编、副主编了8部相关教材,其中两本专著成为我国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必备参考书。他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原理》教材发行量达万余本,并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
另一方面,作为植物病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还兼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等学术兼职,无论工作再繁忙,他总是想办法挤出时间与学生交流。只要是学生提出的要求,从大到面向全校学生的报告会,小到本科生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他都会认真地对待。
大三时,为了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硕士研究生焦敏曾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找康振生。出乎她意料的是,康老师停下手中的工作,和她认真讨论,临走时还叮嘱焦敏,不明白的话可以继续找他。“那一幕,我至今也忘不了。”
现在哈佛医学院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邓麟,硕士期间师从康振生, “对于刚刚迈上科研征途的一名新人,康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不仅激发了我的科研热情,更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对此,他心怀感激。
打造科研 “康之队”
如今的大学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实打实的科研活动同样也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对此,康振生有着很深的认识。
多年来,康振生带领团队围绕小麦条锈病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应用研究,而在这些研究中,从来不缺乏学生的身影。“要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独立思考,并在我们工作基础上站高望远,突破创新,最终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
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康振生就要求他的研究生围绕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的主线,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规划更是具体到每月、每年乃至未来3~5年,他要求研究生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设计不同阶段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究。
在康振生团队,师生相互讨论,甚至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已是常态。不论是实验研究内容、方案、具体细节,还是实验的失败和成功,研究生都要和他交换意见。团队成员、王晓杰教授说,有时候为了讨论一个实验,他们经常会从晚上7点半一直持续到12点。“几次和康老师走出科研楼时,楼门已经关闭了。”
教育贵于熏习,风气重在浸染。康振生的率先垂范,带出了一支被业界誉为科研精锐之师的“康之队”。
他先后培养博士42人、硕士82人、留学生5人,指导博士后7人,其中,王晓杰作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3人获“国家奖学金”,18人获“植物病理学创新研究奖励基金”。在《Nature Communication》、《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Molecular Plant》、《Plant Journal》等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在紧张的科研之余,为了营造团结、融洽、健康向上的团队氛围,康振生课题组每年都要举办联欢会、运动会、联席会。师生们自编自唱,各显神通,此时的康振生也一改平日的严肃,尽情地放松,唱歌、运动、表演节目样样少不了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们的感情更近了。
严谨求精勤耕耘
在康振生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对他来说,白天工作8小时远远不够,晚上和周末才是潜心研究的最好时间。
冯浩是康振生的博士生。他做博士论文时,实验室和康振生的办公室是对门。当时,冯浩做一天试验下来确实很累,有时晚上10点半就想“偷懒”离开,可回头一看导师还在办公室,就只能沉下心来继续干,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和导师一起离开。
2013年春节,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中,家在学校的研究生吴宽大年初一中午却惊奇地发现,康老师的汽车竟然出现在学校科研楼的停车场,到了办公室,才知道老师一如既往,又来加班。
身为人师的康振生对工作的痴心,更是可见一斑。
2010年在云南调研时,康振生和学生们翻山越岭,艰难跋涉,由于路不好,只能坐驴车,他笑着对学生说,轿车坐久了,坐坐驴车也很好。连续半个月的调查风餐露宿,学生们走路都想睡觉。可看到老师干劲十足在最前方,谁都不好意思抱怨。
2013年11月,康振生在甘肃、宁夏开展秋苗调查,行车至3800米山顶时,突遇降雪,一辆大轿车不能启动,挡住了前行的路。没有合适的工具,康振生和大家一起用手掬起沙子,一趟趟送到车轮底部,帮助大轿车解除了困境。到了目的地,康振生第一个下车,蹲在地上,用手小心翼翼刨开积雪,寻找被条锈病感染的叶片,一干就是大半天。
30多年来,康振生在小麦重大病害综合防控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系统揭示了小麦条锈病菌致病性变异途径与机理,系统揭示了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途径与病菌致病机理,在国际上首次完整提出了赤霉菌在小麦穗部侵染扩展模式,澄清了百年来国内外对赤霉病菌侵染途径的争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级一等奖5项。
把脉生产第一线
1月11日,康振生一行冒着严寒、顶着风雪,深入商洛南部低热区的山阳县法官、漫川镇开展条锈病冬繁区秋苗考察。实地详细踏查了条锈病越冬情况并提出强化测报监测相关建议调查。作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这是他每年春秋冬三季的“例行公事”。
多年来,康振生先后赴与陕西、四川、湖北、甘肃等地,现场指导病害防治。此外,通过编写科普读物和宣传手册、举办培训班,向基层技术人员传授有关病害知识,介绍植物病害的防控新技术。
在他看来,探究小麦病害奥秘是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原动力,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科研发现新技术以解决生产实际,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一己之力。
针对我国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规律,康振生团队制定了以条锈菌越夏易变区为重点的全国条锈病分区治理的防控策略;构建了准确的条锈病早期诊断和监测预警系统,创建了高效的小麦抗条锈资源挖掘和抗性鉴定平台,集成创新了越夏区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案和全国条锈病三级防控技术体系。通过示范与应用推广,全国条锈病发生面积降低62%,病害被有效持续控制。2003年以来,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年均增收节支约40亿元。
此外,他们构建的赤霉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近5年赤霉病大流行防治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8亿公斤。
如今,康振生依旧忙碌,但他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化身红烛守书斋,照见窗前桃李已成材”就是对他内心期盼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