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中国科学报》康振生:化身红烛守书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3-06  浏览次数:

《科学网》2015年3月5日


康振生

  康振生是个“老西农”了。

  从1978年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时称西北农学院),再到1984年毕业留校。他在西农的三尺讲台上已经站了30多个春秋。也就在他从教30周年的2014年,康振生荣获了该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成为了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也成为全国仅有的8名获奖者之一。

  作为教育部“国家级”特聘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此前获得的殊荣甚多。但对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这份荣誉,他格外珍惜。因为这是对他“痴情”讲台30年的充分肯定。

  教学一线育桃李

  “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康振生从来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30年来,无论行政兼职和学术兼职如何叠加,康振生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从事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并乐在其中。“年轻人朝气蓬勃,有活力,有想法,和他们在一起,我也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他十分注重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时引入到课程教材,并先后主编、副主编了8部相关教材,其中两本专著成为我国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必备参考书。他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原理》教材发行量达万余本,并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

  而在另一方面,作为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还兼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等学术兼职,无论工作再繁忙,他总是想办法挤出时间与学生交流。只要是学生提出的要求,从大到面向全校学生的报告会,小到本科生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他都会认真地对待。

  大三时,为了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硕士研究生焦敏曾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找康振生。出乎她意料的是,康老师停下手中的工作,和她认真讨论,临走时还叮嘱焦敏,不明白的话可以继续找他。“那一幕,我至今也忘不了。”

  打造科研 “康之队”

  如今的大学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实打实的科研活动同样也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对此,康振生有着很深的认识。

  多年来,康振生带领团队围绕小麦条锈病开展了一系列基础与应用研究,而在这些研究中,从来不缺乏学生的身影。“要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独立思考,并在我们工作基础上站高望远,突破创新,最终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

  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康振生就要求他的研究生围绕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的主线,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规划更是具体到每月、每年乃至未来3~5年,他要求研究生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设计不同阶段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究。

  在康振生团队,师生相互讨论,甚至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已是常态。不论是实验研究内容、方案、具体细节,还是实验的失败和成功,研究生都要和他交换意见。该团队成员、副教授王晓杰说,有时候为了讨论一个实验,他们经常会从晚上7点半一直持续到12点。“几次和康老师走出科研楼时,楼门已经关闭了。”

  而在紧张的科研之余,为了营造团结、融洽、健康向上的团队氛围,康振生课题组每年都要举办联欢会、运动会、联席会。师生们自编自唱,各显神通,此时的康振生也一改平日的严肃,尽情地放松,唱歌、运动、表演节目样样少不了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们的感情更近了。

  严谨求精勤耕耘

  在康振生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对他来说,白天工作8小时远远不够,晚上和周末才是潜心研究的最好时间。

  冯浩是康振生的博士生。在他做博士论文时,实验室和康振生的办公室是对门。那时,冯浩做一天试验下来确实很累,有时晚上10点半就想“偷懒”离开,可回头一看导师还在办公室,就只能沉下心来继续干,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和导师一起离开。

  身为人师的康振生对工作的痴心,更是可见一斑。

  2013年11月,康振生在甘肃、宁夏开展秋苗调查,行车至3800米山顶时,突遇降雪,一辆大轿车不能启动,挡住了前行的路。没有合适的工具,康振生和大家一起用手掬起沙子,一趟趟送到车轮底部,帮助大轿车解除了困境。到了目的地,康振生第一个下车,蹲在地上,用手小心翼翼刨开积雪,寻找被条锈病感染的叶片,一干就是大半天。

  如今,康振生依旧忙碌,但他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化身红烛守书斋,照见窗前桃李已成材”就是对他内心期盼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