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陕西日报》揭开小麦病菌世界的神秘面纱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3-31  浏览次数:

《陕西日报》 2015年3月3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位直聘教授王晓杰
揭开小麦病菌世界的神秘面纱

  2015年伊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植保学院青年教师王晓杰被直聘为教授,这是该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修订后学校首位直聘教授,同时王晓杰被评为学校科研标兵,可谓双喜临门。

  成功只是勤奋的脚步留下的印迹而已。10多年来,王晓杰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小麦条锈病研究上,采样品、做实验、写论文和开展田间调查成了他主要的工作内容。

与植物病理学科的不解之缘

  在莱阳农学院上大学时,在植物病理学课堂上,李桂芳老师用彩色挂图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种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当时,王晓杰被这一张张漂亮的教学挂图深深吸引了。他觉得大自然中的微生物真“美”。从此,一颗懵懂的种子在他的心底悄悄萌发。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2001年本科毕业后,王晓杰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硕士研究生,师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康振生教授。一次上课,康振生介绍小麦条锈病菌侵入方式时,说小麦条锈病菌寄主小麦后并不立即杀死寄主,而是形成一个特化的营养结构――吸器,像泵一样源源不断从寄主体内掠夺能量和营养物质供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这给他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并引发了他深深的思考。这时,他才真正与植物病理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什么寄主小麦心甘情愿地为病菌提供营养物质,到底病菌给了寄主什么“诱惑”?为什么?为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深深根植于王晓杰的脑海。博士毕业后,王晓杰留校任教,秉承“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信条,他一头扎进了小麦条锈病领域,在小麦与条锈菌互作机理研究方面积极开展探索。 

“摇SCI树”的拼命精神

  小麦条锈菌是一种活体寄生菌,常规遗传手段研究其比较困难。而在分子水平上区别小麦对条锈菌的感病和抗病性难度更大。攻读博士期间,由于当时学校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较低,信息相对比较封闭,很多实验都要靠自己动手摸索。王晓杰每天早晨8点准时到实验室,晚上近12点才离开。每次实验失败,他都要当天分析总结原因,推倒重来,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不断重复,直到成功。

  小麦条锈病属于低温病害,天气越冷,研究越忙。博士期间,王晓杰的试验任务量繁重,经常要做到晚上12点甚至后半夜。为了不影响舍友,他干脆住进了东南窑,一住就是三年多。寂静的冬夜,他在阴冷、潮湿的窑洞一做实验就是大半天,连续几个春节都没有回家,大年初一还在窑洞里观察采样。

  论文撰写过程中,为了避免干扰,王晓杰经常玩“失踪”,其实是把自己在房子关上一段时间,认真构思,整理数据,反复推敲,直至成文。高产时,他10天就写了两篇SCI论文,也获得了“摇SCI树”的美誉。

  十余年砺剑换来的是王晓杰所在团队在国际小麦条锈病领域的领先地位:发现了条锈菌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特有的致病蛋白激酶;鉴定了条锈菌关键致病效应蛋白,并发现了效应蛋白新的互作模式;系统构建了小麦抗病过程寄主过敏性坏死发生的网络,为揭示小麦抗条锈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王晓杰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科员攻关的团队情怀

  在王晓杰看来,科研过程中,独立思考和共同探讨同等重要。导师康振生积极倡导研究生自主实验,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思考。不论是实验研究内容、方案、具体细节,乃至实验的失败和成功,王晓杰都会和团队成员交换意见,师生相互讨论、甚至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讨论中,师生相互碰撞火花,创新思维。

  http://esb.sxdaily.com.cn/tbarticle.do?epaper=viewarticle&AutoID=126517